煅烧温度对脱硫石膏性能影响有哪些?
作者:admin 浏览量:677 来源:[db:来源] 时间:
信息摘要:
脱硫石膏细度集中在40~60m,颗粒分布集中,主要以单独的棱柱状结晶颗粒存在,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可以发现脱硫石膏的颗粒级配较天然石膏差。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有着相近的性质,在抗折、抗压等性能上,脱硫石膏大大优于天然石膏;但是脱硫石膏相比于天然石膏,存在含水量较大,颗粒级配差等缺陷。脱硫石膏在140℃温度
脱硫石膏细度集中在40~60m,颗粒分布集中,主要以单独的棱柱状结晶颗粒存在,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可以发现脱硫石膏的颗粒级配较天然石膏差。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有着相近的性质,在抗折、抗压等性能上,脱硫石膏大大优于天然石膏;但是脱硫石膏相比于天然石膏,存在含水量较大,颗粒级配差等缺陷。脱硫石膏在140℃温度煅烧下脱水不够彻底,煅烧温度还偏低。分别在160℃和180℃温度下煅烧的脱硫石膏已经完全脱水,但是与170℃下煅烧的脱硫石膏相比,160℃处理的石膏结晶颗粒比较细小,180℃处理的石膏水化后出现较多的空洞,在170℃煅烧处理的熟石膏结晶粗大、完整,表现出优异的性能。从不同温度下煅烧处理后脱硫石膏的水化结晶状态可以看出,脱硫石膏水化产物多为不规则晶体,通过三相分析发现,半水石膏含量差不大。但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,脱硫石膏水化浆体孔洞减少、致密程度有所增加。这是因为随着煅烧温度提高,煅烧后的半水石膏颗粒粒度降低,颗粒变的细小,比表面积增大,与水接触区域多,在半水石膏水化过程中起到晶种的效果,致使水化后二水石膏过饱和溶液的饱和度下降,加快半水石膏的水化反应及凝结速度。在190℃煅烧处理的脱硫石膏,由于水膏比变大,在石膏块干燥过程中出现大量气孔,降低了石膏的强度,但由于石膏中存在很多由Ⅲ型无水石膏转化后的半水石膏,对颗粒的粘结和裂纹的愈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,因此总体强度变化并不很大。半水石膏的标准稠度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大。通常情况下,标准稠度越小,水化后石膏的强度也就越高,但是由图可以看出,强度随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变大,在180℃的时候达到最大,煅烧温度继续升高,强度会稍有降低,但是变化不大。这是因为在较低温度煅烧的试样标准稠度较低,颗粒粒径变化不大,水化后颗粒之间没有较好的级配,因此强度比较低;随着煅烧温度提高,标准稠度明显提高,这是由于较大的脱硫石膏颗粒表面出现剥落,增大了比表面积及水浆比,在石膏水化硬化过程中,因为水含量较多导致出现大量的气孔,严重影响了石膏的强度。不同温度下煅烧的脱硫石膏在抗折强度方面变化不大,但是在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变化趋势。仅就凝结时间和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说,脱硫石膏在150℃煅烧效果最好,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,低于160℃时,脱硫石膏的脱水处理不够彻底,内部存在较多的二水石膏,半水石膏含量较少。在145℃煅烧处理后脱硫石膏,其2h湿强度和干强度都是最低的。对于170℃煅烧的石膏,无论从颗粒的晶体形貌还是凝结时间、强度上都比较突出,而180℃煅烧的熟石膏,虽然在强度等方面与170℃煅烧的产物相差不大,但是考虑到水浆比过大和能源等因素,宜选择在170℃温度下煅烧处理脱硫石膏。